沉默丶海的驿站
   

人民日报的三篇文章,改变了两个城市,只有“徽州”还叫“黄山”

资深媒体人、人民日报副主任李辉先生,是一位以文学传记、随笔写作为主创方向的作家,对我国各地的历史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于各地城市更名现象,他先后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多篇署名文章。《人民日报》是党的喉舌、舆论导向,每篇文章都经过层层把关严格审查,见报后往往会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影响力极大。关于城市更名问题,李先生先后撰文提到了三个城市,两个得到圆满结果,另一个却惹来一身麻烦。人民日报的三篇文章,改变了两个城市,只有“徽州”还叫“黄山”

1994年10月,荆州地区与沙市市合并称为荆沙市。次年初,李辉写了《可惜从此失荆州》,指出“荆沙市”这个地名表面上是照顾了两地干群的情绪,但失去的却是厚重的历史文化,“大意失荆州”这个三国故事家喻户晓,可是荆沙市这个地名却是不伦不类。人民日报的三篇文章,改变了两个城市,只有“徽州”还叫“黄山”

此文出来不久, 1996年12月湖北省就报经国务院批准将荆沙市改为荆州市,人民日报又刊登了李辉的一篇后续文章《欣闻荆州去复来》。他写道:“荆州去而复来,表明有关决策者开始越来越重视历史文化的赐予。……更为可喜的是,有关决策者不再固执己见,而是听取不同方面的意见,灵活地解决业已成为定局的问题。这不仅表明了一种对文化的尊重,更显示出从善如流的一种气度。在庆贺荆州归来的同时,对于这样的气度与精神更应庆贺。”

2001年10月9日,《人民日报》上又发表了李辉的《襄樊何不称襄阳》。文中指出;襄樊“吃掉”襄阳,迄今仅有60年的历史。但襄阳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它涵盖了太多的历史文化,建议襄樊改回襄阳。人民日报的三篇文章,改变了两个城市,只有“徽州”还叫“黄山”

2010年12月2日,又是湖北省报经国务院批准,襄樊正式更名为襄阳。李辉的又一个愿望实现了。

无论是荆州改荆沙,还是襄阳变襄樊,社会反响都远远低于“徽州改黄山”,后者还被作为 “徽州改名事件”几乎每年两会都被代表委员提及。

早在1998年4月17日,人民日报就刊发了李辉先生的《可惜从此无徽州》一文。文中从历史文化的视角表达了对为徽州文化的喜爱之情,对失去徽州之名表示惋惜。人民日报的三篇文章,改变了两个城市,只有“徽州”还叫“黄山”

《可惜从此无徽州》一文发表后,顿时引发各方反应,报社先后收到很多读者来信,大都赞同恢复徽州地名。当时,陶行知夫人吴树琴尚健在,她与陶行知同是徽州人,特意从南京致信李辉,非常赞同文章中的意见。人民日报副刊于6月5日将她的信以《陶行知夫人致信本报 恢复徽州地名是明智之举》为题摘要刊登。

让李辉始料不及的是,不久,黄山市政府新闻办公室致函报社总编辑,对《可惜从此无徽州》这篇文章及吴树琴的来信表示不满:“在不到两个月内,贵报接连刊发文章,而且观点鲜明地批评国务院设置黄山市及黄山市区区划变更问题,在社会上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引起本地一片混乱,影响了工作与生产的进行。……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贵报该刊发表这两篇文章是不够慎重的,其观点也是有违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黄山发展的批复和要求的。人民日报的三篇文章,改变了两个城市,只有“徽州”还叫“黄山”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来函中,居然有这样一句话:“另外,据我们所知,陶行知夫人吴树琴已经改嫁,再以这种类似名人效应的做法也是不妥的,因为陶行知并没有这样的观点。”

估计那时,写信者还不知道陶行知先生早在1946年已经病逝。即便吴树琴女士后来改嫁,也不能改变她曾是陶行知夫人的身份的事实。 更可笑的是,说“陶行知并没有这样的观点”?除非陶行知先知先觉,会穿越到1987年,发现有“黄山”一口吃掉“徽州”之事?真让人哭笑不得。

后来,人民日报记者特地去中央党校走访了在此学习的时任安徽省省长回良玉。回良玉充分理解文章的初衷,并表示赞同就此问题在报纸上展开讨论,认为这对扩大徽州和黄山的知名度也有着积极作用。

尽管如此,李辉还是迫于压力写了一篇《徽州,徽州,欲说还休》,登在1998年12月25日的《南方周末》报上。李辉不无嘲讽道:“怎么得了!抛弃老祖宗,贻笑大方,倒是相安无事,皆大欢喜;舆论监督,发发议论,却影响安定,后果严重。好一个杀手锏,挥舞得如此得心应手,真让人大开眼界。”


返回目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