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教授:在中印边界退避三舍是毛主席战略之举

  • 中国西藏网讯 11月1日,多维新闻网刊发评论文章,分析1962年中国“放弃藏南”背后的原因,该文引述印度尼赫鲁大学副教授迪帕克的观点认为,中国在1962年中印战争后“放弃藏南”、保有阿克赛钦(Aksai Chin,又译阿克赛或阿克塞)地区实为“丢了面子,赚了里子”的天才之举,体现了毛主席的战略眼光。

    印教授:在中印边界退避三舍是毛主席战略之举

    中印领土争议地区示意图。来源:环球网

    文章回顾了中国军队在中印战争后“有礼有节的举动”,称中方在给予印军前线部队毁灭性打击后,东线撤回两国传统习惯线中方一侧,并以习惯线为基准后撤20公里。印军在此后几十年里全面推进到习惯线,造成印度对藏南的实际占有。不为人知的是,相对于东线,中国极少宣传西线阿克赛钦地区,却“实实在在占到了便宜”,各个制高点俯瞰印度首都新德里,令印度如鲠在喉。

    对于很多人提出的,为了创造中国经济发展的和平与安全环境,必须维护中国周边局势的稳定,应不惜代价尽快解决与印度边界争端的想法,迪帕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后者认为,边界问题的解决不能简单地从冲突的角度衡量,而应提到两国各自的战略高度,这些领土的所有权关系到两国长远的国家利益和权力。

    印教授:在中印边界退避三舍是毛主席战略之举

    中国藏南地区示意图

    文章称,中印之间有争议的东段领土藏南和达旺,虽然资源丰富,但其最大的缺陷是“易攻难守”。藏南、达旺毗邻印度平原,印度很容易增兵反击,其又远离中国腹地,与西藏的交通也极其艰难。因此,中国军队短时间内很难调动大量的部队增援。长期来看,与印度在这一地区的战争绵延会严重消耗中国的国力,并不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当时,中国的战略是稳定西部与中亚方向,东部防御美国与日本,西南地区是中国的后方阵地。因此,中国在这一地区的战略要求是“稳定”。

    相反,保有阿克赛钦,是一个天才的举动,体现了毛主席的战略眼光。阿克赛钦地区虽地形荒凉,但位于中亚边沿的高地,接近印度腹地恒河流域,其地缘优势远超藏南(包括达旺地区)。此外,阿克赛钦是位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有争议地区。中国可以在印巴爆发战争的情况下有效地支持巴基斯坦。

    印教授:在中印边界退避三舍是毛主席战略之举

    印巴边境士兵奋力抬腿踢正步。影响印巴关系的主要障碍是克什米尔问题,两国为了该地区归属问题曾打过三次大仗。来源:国际在线

    此外,阿克赛钦还是中国对印度的重要压力点。文章称,几十年来,边界问题耗费了印度巨大资源,中国获得了难得的和平发展。毫无疑问在中印边界问题上,中国将“始终占据战略优势”,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给印度带来麻烦”,印度须不惜任何代价不给它找麻烦的机会。因此,迪帕克认为,在中印边境,目前现状“对中国极为有利”,并建议中国在制定对印战略时必须考虑以下两点:

    1、阿克赛钦是中国威慑中亚的制高点,也是对印度的一个重要压力点。中国绝不能放弃一寸阿克赛钦的土地。

    2、巴基斯坦是遏制印度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控制中亚及保持新疆稳定的盾牌、重要的桥头堡。因此,中国必须保护和帮助巴基斯坦。拥有巴基斯坦,中国将有一个在中亚的立足点。

    迪帕克的话也许是肺腑之言,然而,他没弄清楚的是,中国历届政府从未承认“放弃藏南”,更不会承认所谓的印度“阿鲁纳恰尔邦”。时移世易,祖宗的领土总有收回的那一天,只待时机而已。

    (中国西藏网 文/夏炎)


  • 返回目录页

    以下内容为百度提供的广告链接,与本站无关!